曾国藩给胡林翼的一封信中写道:“侍近恶闻高言深论,但好庸言庸行。虽以作梅之朴实,亦嫌其立论失之高深。其论公之病,侍亦虞其过于幽渺,愿公从庸处浅处着想。”
大意是,我最近讨厌听到高深的言论,只喜欢平实中庸的言行。陈作梅虽然朴实,我还是觉得他的言论有些高深。谈到你的缺点,我担心也是过于深邃虚渺,希望你从平凡浅易的地方着手考虑。陈作梅是曾国藩的幕僚,曾对曾国藩说:“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存一番熏陶玉成之心,使人乐于为善。”就连陈作梅这么朴实的人,曾国藩仍觉他过于高深不够平常。
那么什么样的说法才够得上平常这个标准呢?曾国藩认为,“凡道理不可说得太高,太高则近于矫,近于伪。吾与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不撒谎二事,虽最浅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不晏起,就是不睡懒觉的意思。曾国藩觉得,不睡懒觉、不撒谎,这两个道理虽然浅显,却有益于身心。这个道理的确够平常了!
不仅要求说话平淡无奇,而且他还要求平等淡泊以开阔胸襟。在咸丰九年二月初十日的日记中,曾国藩写道:“日来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这里的“平淡”,是对人平等、淡泊名利的意思。
那么综合起来,曾国藩努力做到的是一个淡泊名利、说话平淡无奇的平平常常的人。总之一句话,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平常人、平凡人。把自己当成一个平常人、平凡人,就会说平常话,不会故作高深的言论,喜欢庸言庸行;把自己当成一个平常人,就不会骄傲,不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不会把自己的成绩看得过重。
我们常说,心态很重要。要有一颗平常心,才能在股市投资中取得成功。几乎每个股民都有在股市获利的经历,获利的时候往往自鸣得意,以为获利是一种常态,放松标准,随意买卖,结果就是造成亏损。有些公务员退休之后能难适应生活,也是因为在为官时把自己看得太高大,退休之后没有那么多人围着自己转,自然难以适应了。有些社会科学方面的学者发表的言论过于高深,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以致于正确的意见得不到政府的采纳,而一些伪学者的错误大行其道混淆视听。曾国藩就很完整地诠释了什么叫平常心。要有一颗平常心,就要把自己当成平常人。不管是投资者、政府官员还是学者,把自己当成平常人,对做事的结果总是有帮助的。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平凡的普通老百姓,更加应该把自己当成平常人,不要幻想一夜暴富,不要铤而走险去触犯法律。坚持正确的行业方向,勤奋努力,机遇来了自然生活会更好。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俗话并不正确。很多所谓的“人上人”并非吃苦得来的,而是继承了祖上的资源禀赋,或者靠运气而来。更加重要的是,抛弃成为“人上人”这个想法、这个概念,才能让自己走得更加踏实、更加稳健,走得更远。曾国藩对孩子的要求,不是做高官,不是做人上人,而是做个读书明理的平常人。在这样的家训之下,曾氏家族经历了朝代更替,延绵五六代却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