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之所以能成就千古伟业,离不开他的前期积累。作为一个汉人,官居礼部侍郎,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三十七岁担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是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正二品官员。如果没有正二品的起点,回湖南办团练也得不到地方的响应,也不会有后期的不世功勋。那么曾国藩如何做到迅速升官?没有别的门道,跟别的官员没什么区别,无非是善于揣摩圣意而已。
穆彰阿是曾国藩的恩师,也是道光皇帝宠臣,首席军机大臣。曾国藩之所以官运亨通,主要受到穆彰阿的提拔。历史学家这样评价穆彰阿:“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意思是,穆彰阿既爱才,又不大贪,只是性格“巧佞”,奸诈机巧、阿谀奉承,经常用蒙蔽欺骗的手段。穆彰阿非常喜欢曾国藩,连“国藩”这个名字都是他起的。曾国藩本来名“子城”,被穆彰阿改了名之后,曾国藩的弟弟们也纷纷改成“曾国某”。应该说,曾国藩不是一个巧佞之臣,但是喜欢他愿意提拔他的穆彰阿却是一个巧佞之臣。穆彰阿的揣摩圣意的功夫,让曾国藩大大受益。
在穆彰阿的推荐下,道光帝知道了曾国藩这么一号人。因为道光皇帝重视家庭天伦,穆彰阿特别提到曾国藩的祖父母、父母、弟妹、妻子、儿女一应俱全,堪称“福人”。有一天,道光帝传旨在养心殿召见曾国藩。曾国藩到养心殿后,等了很久也不见皇帝,然后接到通知说皇帝今天有事不来了。曾国藩回去将此事禀报了穆彰阿。穆说:“这是皇上在考验你,大殿墙壁的诗文你看了没有?”曾道:“没仔细查看。”穆彰阿让人进宫找到了值班太监,请他帮忙把养心殿的诗文誊写一遍交给曾国藩去熟读记忆。第二天,当曾国藩再次被召见时,道光帝果然问了养心殿墙壁上的诗文,曾国藩对答如流。道光帝非常赞赏。后来,道光帝对穆彰阿说:“汝言曾某遇事留心,诚然。”
道光皇帝当政期间,曾国藩十年七迁,从普通公务员成了副部长,也就是礼部侍郎、兵部侍郎。这不是曾国藩有多么能干,而是穆彰阿受宠,而穆彰阿宠曾国藩而已。但是道光皇帝去世后,咸丰皇帝登基,穆彰阿受到了冷落。曾国藩也长期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带兵,并无地方军政的实权。有一次,咸丰皇帝刚刚下旨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突然又觉得曾国藩是汉人,威望太高,于是再下一道圣旨,免去他的湖北巡抚之职。在咸丰当政的大部分时间里,曾国藩处处碰壁,军事进展并不顺畅。父亲去世,曾国藩回家丁忧,写奏折向皇帝要巡抚的权力,结果被咸丰皇帝顺势搁置在家中一年多。因为皇帝还没批准,曾国藩就提早回家了,还被左宗棠狠狠地批判了一通。回家之后,不断反省,曾国藩终于把老庄之道采用为做事方式。重新出山时,已经是咸丰八年。在后来的军事生涯中,朝廷对曾国藩不得不倚重,曾国藩自身性格也更加柔顺了。战胜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考虑到功高盖主,于是主动裁军,实现了功成身退。一个功高盖主的军事领袖能全身而退,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曾国藩可以说是揣摩圣意的高手。
南宋的岳飞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不懂得揣摩圣意。岳飞曾经建议宋高宗赵构立太子,粉粹金国的阴谋。岳飞的幕僚提醒他不该干预立储,岳飞回答:“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行迹。”岳飞建议立赵瑗为太子。宋高宗冷冷地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在外,此事非卿所当干预也。”根据史料记载,岳飞听闻此言,“面如死灰”“声落而退”。明朝的戚继光与岳飞不同,是一个善于揣摩上意的人。据说,戚继光还给张居正送过美女,但是无从考证。但戚继光给张居正送礼,在张居正的书牍日记中有明确记载。《明史》中为戚继光立传,说戚继光与俞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所谓“操行不如”,就是指戚继光给张居正送礼的事情。通常,佞臣和忠臣是相反的。然而,曾国藩、戚继光都是忠臣,同时也是一定程度上的佞臣。
中国股市的一门重要技术就是评估政策的影响,类似于古代政治的揣摩圣意。政策对股市的短期影响尤其巨大。当牛市愈演愈烈的时候,往往会有政府官员出来讲话,倡导理性投资,甚至说“买者自负”。头几次讲话往往没有效果,似乎股市不理不睬。然而,这其实就是发出信号了,随着讲话次数增加,实质性政策终于出台了。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总要发生。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政府部级官员警告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后,往往是变盘时间点。比如,2015年4月16日,证监会主席肖钢特别提示,“投资者要守住风险底线,保持理性、冷静,充分估计股市投资风险,谨慎投资,量力而行,不跟风,不盲从。”6月15日,股市见到5178点,然后崩盘。再比如,2007年5月1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买者自负”的原则。十天之后,再次提示“买者自负”。一周之后,财政部提高印花税,股市迎来“530暴跌”。由于当时的股市有较强的基本面支撑,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不错,所以真正见顶的时间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后,牛市延续了比较长的时间。
如何掂量政策的效果,这是投资者的必修课。比如当前股市比较疲软,经济基本面也不是很好,又是贸易战,又是去杠杆,很多上市公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亮点在于管理层对股市已经引起重视。最近管理层不断地用放宽外资投资股市限制等零敲碎打的政策来维护市场。我个人估计,这些零敲碎打的呵护政策,改变不了股市下行的方向。国家队重新大规模干预股市的政策,在暴跌的情况下采用过一次,现在是阴跌,所以可能不会采用。那么股市见底将不是一个迅速的过程,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货币政策有所松动,但是仍然强调去杠杆的大方向,所以也不是一百八十度转变,只能是九十度转变,或者六七十度的转变。所以按照正常的推测,经济在货币政策松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配合下,逐步好转,从而实现股市的慢慢好转。更加具体地,在经济不出现衰退的前提下,股市很可能在2600点上下横盘几个月,直到去杠杆不再作为工作方向,才出现一波像样的上涨行情。但是,必须考虑现在的政策突发性比较强,行政性比较强,所以也不能排除某一天突降利好比如取消印花税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这样突如其来的利好,股市的筑底形态就会更加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