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如果用力学原理来解释,是非常好的。解释股票投资也好,解释王朝变迁也好,力学原理够了。因为自己的职业关系,不便讲过于具体的股票投资,就拿历史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我的思路。
力学原理中,最重要的规律就是惯性规律。今天就讲讲惯性规律在人类社会的体现:王朝的基因影响王朝的长期发展。
总结一下中国的几个大王朝,发现一个规律:除了晋朝、宋朝,其他的周、秦、汉、隋、唐等都是靠武力征战取得了江山,统一了天下。晋朝的西晋是靠司马懿家族的阴谋夺得了天下,宋朝的北宋则是靠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从孤儿寡母手中夺了江山。这就是这两个王朝的共同基因。王朝创始人的阴柔风格会影响该王朝的历史很多年。这是惯性定律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晋宋政权的共同点是柔弱。晋朝崇尚的是清谈,喜欢斗富,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宋朝的政策特别重文轻武,老百姓很富裕,宋徽宗还是著名大画家,可惜被金人虏了去。非常相似,晋朝先有西晋,后来被游牧民族打败,退守南京,汉人南迁,建立东晋;宋朝先有北宋,后来被游牧民族打败,退守杭州,汉人南迁,建立南宋。更有趣的是西晋开国皇帝没有杀害魏的末代皇帝,北宋的开国皇帝也没有杀害后周的末代皇帝。这是巧合呢,还是规律?这就是王朝的基因所导致。因为开国的皇帝通常被以后的皇帝常常想起,所以开国皇帝的经验教训是很容易被后代记住的。而中间的皇帝由于相对平庸,就不一定有很大影响了。
我观察了晋朝的灭亡和宋朝的灭亡有个显著区别,那就是南宋末期基本上没有农民起义,而东晋的末期出现了严重的农民起义。为什么?东晋是被自己的武将刘裕灭亡的,而南宋是被蒙古人灭亡的;晋朝一共持续了一个半世纪,而宋朝持续了三个世纪。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是开国时期的基因所影响的。西晋立国靠的是司马家族的势力,皇帝只是家族代言人而已。给家族成员封王以后,皇权一直很弱,地方势力强大。所以东晋被内部人灭了。
而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是后周武将,权力很大,建立政权之后,最怕的是自己的武将也会夺取他的权力,所以在登基第二年就用杯酒释兵权,解除了跟随自己多年的武将的权力。所以,宋朝不可能被自己内部人灭亡。宋朝的皇帝都注重对内发展经济,发展文官,而武将的地位是比较低的,经常派太监去打仗。所以宋朝的对外战斗是扩张不了的,而百姓是相对富裕的。不妨看看,水浒传的一百零八将,哪个是没饭吃了,实在活不下去了去造反呢?所以宋朝是唯一一个末期没有被农民起义重创的朝代。而西晋的建立者司马炎得到江山最轻松,因为爷爷司马懿、父亲司马昭已经帮他做好准备了,他只不过迈出去最后一步,称帝而已。所以在中国的开国皇帝中,司马炎能力最差,而且他的江山是家族帮他拿下的,他面对的是家族中大量赫赫有功之亲戚。分封了很多家族的诸侯王,中央军的军权也被家族中的人掌握。但是他在家族中的威望不是最高的,无非是他运气好做了皇帝而已。这样的分权结构,必定导致中央脆弱。后来就有了八王之乱,游牧民族趁乱就把西晋赶跑了,西晋才存活了短短五十年左右。到了东晋,皇帝的权力、威望仍然不够强大,是个典型的中央脆弱,地方强大的格局,末期最大的农民起义领头人还是士族阶级的。
以上的案例简单地解释了王朝的惯性逻辑。中国的历史资料丰富,如果用这种大逻辑去看,会非常有趣。左宗棠向来喜欢骂曾国藩,即使曾国藩救过他的命,提拔过他,直到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都没有停止过贬低他。一个人的惯性如此强大,更何况一个国家?马列主义,从新中国成立前到现在,一直在指导着中国,不是另一个力学原理的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