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8年10月22日)股市暴涨,主要原因是周末宣布了重磅的减税政策和股市政策。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各位大佬这几天针对股市接连发声,接连开会,支持力度巨大。前几天浦来德基金提前进行了加仓操作。我并不知道消息,只是相信领导而已。有些饱经沧桑的人士可能会觉得相信领导是多么幼稚可笑。诚然,中国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我也曾经愤世嫉俗,可是愤怒久了就失去了愤怒的能力。与其愤世嫉俗,不如看清机制、利用机制,节约一点情绪,好好为客户赚钱。
中国的政策制定的机制是自上而下制定并落实的。上层就那么少数几个人,要关心很多事,见很多人,精力有限。基层的问题对基层来说,可能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但是对上层来说只是占用几分钟时间的小事。由于信息不对称,如果政策与事实不搭配,上层并不能及时做出调整。除非基层的问题特别严重,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刻,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样,基层的问题就会作为紧急问题走特殊通道,上达天廷。文件到领导办公室以后,也许领导正在开会,也许领导正在出差,总之,要等领导有空。一旦领导有空,经过领导朱批后,从这一刻开始,一切就不同了。什么时候要相信领导?这个时候,就可以相信领导了!假如股市今天暴跌,你不要预期今天晚上有关部门领导就会出来讲话稳定市场。他要走流程,请示,审批,所以第一次暴跌你没必要抄底。你要给领导时间!假如第二次、第三次暴跌,而且是个周四周五的时候暴跌。那你就可以抄底了,因为经过几次暴跌,又赶上周末领导有时间了。周末不是休息日么?你要是这么想,说明你太不了解国情了。在中国,厅级以上的领导基本是没有周末的,随时为了国家事业而奋斗。
所以,要相信领导,在适当的时候要坚决相信领导!
有个流行的新闻报道标题是“重磅政策来袭 数百万人彻底失眠”,非常形象地刻画了领导(或者说政策)和民众之间的关系。
在普通民众当中,股民是最为操心的一个群体。因为每个政策都或多或少会影响股票价格,处处是“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出自《孙子兵法》第一章)在政策市里要生存发展,对政策的把握非常关键。
股民、尤其是资金量大的股民、特别是机构投资者,除了研究上市公司本身的价值,还必须研究政策。股民和政策的关系,就好像曾国藩和道光皇帝的关系。曾国藩的恩师穆彰阿就是揣摩圣意的高手,对曾国藩的前期升迁起到了关键作用。成就曾国藩的历史地位的,是后期的消灭太平天国。然而,起初办团练的钦差大臣有几十个,曾国藩也是其中之一。凭什么曾国藩能办成湘军?因为礼部侍郎(礼部二把手)办团练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曾国藩。官位高,才能和皇帝直接沟通,才能获得中央和地方的资金支持,才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所以,前期曾国藩的快速升迁,是后期平定天下的基础。
股民要面对时不时来袭的重磅政策,正如曾国藩要时不时地接到突如其来的圣旨一样。接到圣旨的时候,跪在地上,静等太监开口,是何等的惴惴不安?有一次,曾国藩打了胜仗,咸丰皇帝一高兴就下旨让曾国藩做湖北巡抚。可是过了两天,一个叫祁寯藻的大臣说,在籍侍郎带兵,应者云集,恐非国家之福。于是咸丰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取消了对曾国藩的巡抚任命。按理说,君子无戏言,取消上一封圣旨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但是在第二道圣旨里,咸丰皇帝说,我知道你曾国藩会推辞的,再说你还要带兵东下出湖北省,去打南京,所以做湖北巡抚也是空有其名,所以还是不做这个湖北巡抚了吧。曾国藩本来在接到第一道圣旨时,上疏推辞了一下,表示客气。结果这第二道圣旨里,咸丰皇帝说,我上一道圣旨已经任命你为湖北巡抚了,你推辞的奏折里署名却没有用湖北巡抚,这是客气,更是抗旨,要严厉批评。曾大人拼命保卫大清江山,还要受到这种批评,是否很苦?相比较起来,当今的股民就幸福多了,直接点开新闻标题就看到了。
这样说起来,重磅政策是否一个外生变量,无法估计呢?单个政策孤立地看,似乎是突发的,但是多个政策联系起来看,往往是一脉相承的。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如果一个政策没有效果,往往还有后续效果。比如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如果房价降不下来,后续的政策就会源源不断。比如很多人担心的房产税什么时候出台的问题。其实什么时候出台,取决于期间房价的走势。如果房价连续下跌,普遍范围内的房产税是不会出台的。正如注册制虽然一开始提出的时候声音很大,呼声很高,但是股灾后股市一直萎靡不振,就没有人再提注册制了。很多政策都是相机抉择,随机应变的。投资者要适应重磅政策随时降临,也要适应重磅政策的改变。
只有从政策的连续性目标性来研究,吃透政策的逻辑,投资才能找到方向,把握节奏。其实不仅仅对股市投资者重要,对实业投资者也很重要。比如银根紧缩的时候,企业主还借贷扩张,很容易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2018年初,政府提出金融去杠杆,很多企业主就没当回事,以为那是金融业的事,不是我实体制造业的事。结果呢?贷款续不上了,捉襟见肘,无以应对。2018年发生的多起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失去控股权的事件,就是极端教训。对于不做股票的普通个人,也很重要。有些人投给了P2P平台,发现本金提不出来了。为什么?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加速了一些不规范的平台的问题暴露,甚至由于挤兑的因素推到了本来规范的平台。
总之,几乎所有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人,都要多留心重磅政策突然来袭,并理解之。唯其如此,才能穿梭于人群而游刃有余,起伏于牛熊而长盛不衰。当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还是希望未来中国能少一些重磅政策突然来袭的事情,多一些制度建设,多一些流程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