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谈谈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方面,这三位的共同点:喜欢踏实肯干的员工,不喜欢夸夸其谈的员工。
2011年,马云在飞机上写了了一封内部邮件:
“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千万别瞎提阿里发展大计……谁提,谁离开!但你成了三年阿里人后,你讲的话我一定洗耳恭听。我们喜欢小建议小完善……我们感恩你的每一个小小的完善行动。”
不知道哪一年,华为来了一个北大毕业的新员工,刚来两个月就公司的战略问题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原本以为自己的观点能够打动领导,不料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马云所说的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任正非批评的刚来公司的北大毕业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初来乍到。他们都讨厌那些初来乍到,不了解实际情况就指手画脚,大言不惭的员工。曾国藩的用人法则中有一条就是“多条理而少大言”,不喜欢“谈过高之理”的人,甚至说“但好庸言庸行”,意思是喜欢说普通的话做普通的事。
曾国藩有一个重要幕僚叫李元度,李元度有一个好友叫吴士迈。吴士迈参加了湘军后,摘录《二十三史》中有关战争的记载,打算整理出一部兵书,作为打仗参考。曾国藩知道后,写信给李元度制止。他认为,军事是极其质朴的事,而《二十三史》关于战争的描述,多数是文人的臆想,没有参考价值,并且告诫说要从点名、操练、站岗等普通的实事做起。
“《二十三史》除班、马外,皆文人以意为之,不知甲仗为何物,战阵为何物,浮词伪语,随意编造,断不可信。”
“若以编辑《二十三史》成书为治军之蓝本,则门径已差,难与图功。”
“阁下与之至交,须劝之尽弃故纸,专从事于点名看操、查墙子诸事也。”
曾国藩是非常爱看书的人,自称这一辈子没有哪一天不读书。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并不是一个书呆子,而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实践派。曾国藩的批评是正确的。这个吴士迈先生的实际业绩怎么样呢?根据历史记载,吴士迈不仅没有打退太平军,客观上还资助了太平军的水师。
在投奔湘军之前,吴士迈向湖北巡抚常大淳主动请缨,在一个叫临资口的地方堵截太平军。临资口在湘江、资水与洞庭湖交汇之处。吴士迈组织了上万艘渔船,堵塞入湖口,并以木栅、石块堵塞河道。可是,当太平军将河道中的木栅、石块清理干净,杀到入湖口的时候,吴士迈跑了。从一开始的主动请缨到临阵脱逃,反差多么大!主动请缨时,必然是胸有成竹的。然而,当成群结队的黄旗红衣的太平军手持刀枪剑戟,寒光闪闪地冲杀过来的时候,意气风发的书生吓破了胆,居然两腿发软,逃之夭夭。一万多艘渔船全部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后来,太平军凭着一万多艘渔船,顺江而下,加速进攻,并最终攻下了南京。
曾国藩说军事是非常质朴的事情。企业经营何尝不是非常质朴的事情呢?企业需要的员工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干活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好高骛远、夸夸其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