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股市中能坚持曾国藩的思想,投资业绩就不会差到哪里去。2018年,浦来德基金持有的重仓股片仔癀,就是在曾国藩思想的指导下挖掘出来的,全年还涨了38%,最高涨幅一度超过100%。我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曾大人!
曾国藩的做事思想就是稳中有进。别看他的湘军都是朴实的山村农民和文人组成,拿下太平天国的正是这些人。每年推进一点点,不求快,只求稳,从咸丰三年推进到同治三年,十一年奋战,终于把大清朝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结硬寨,打呆仗,的确是湘军风格。
股市上的结硬寨,就是不买题材股,只买绩优股,而且要大盘股,历史悠久股。正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一系列的老字号股票进入了视野。
片仔癀有500年历史,就好比过去500年的期末考试都考得很好的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的概率自然就高。这样的公司绝对不会成为长生生物,绝对不会退市。就算发生一点风险,也是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同仁堂最近发生了蜂蜜风波,对同仁堂有致命打击吗?以后大家就不买同仁堂的药了吗?不会。风波过去,人们照买不误。因为在中国买中药买保健品,如果同仁堂都不可信,还有几个可信?就好像茅台几年前也发生过塑化剂超标的新闻,可是在中国喝酒,如果连茅台都不能喝还有哪家酒能喝?风波之后,问题改了,还是继续朝前发展。
我只是用此例来说明选股的思路,并非推荐某一只股票。至于为什么没挑云南百药、同仁堂,是有一些其他的原则所导致的。
曾国藩是个稳重的人,选股上非常适合学习。而王阳明是个聪明的犀利的人,非常适合在择时方面学习。
我看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时觉得颇像绕口令。简单地介绍一下我对王阳明理论的理解。朱熹讲格物致知,通过研究外部的事物,比如书籍、礼仪等,认识道理得到天理,来净化内心提高内心。而王阳明反对朱熹,讲先致知再格物,先在心里去除杂念,相信心里本来就有天理,本来就有圣人,行动无非是挖掘出内心的天理再辐射到外物上。
举个例子,孝顺父母这件事,朱熹的方法是人通过学习读书懂得该孝顺父母,然后按照礼仪来做,以达到内心的净化。而王阳明认为,一个演戏的人装出来的孝顺并不是真孝。人心里本来就有孝顺父母的概念,要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良知,然后去行动孝顺,才是真的孝顺父母。从外到内,还是从内到外,其实就这么点区别。
为什么要讲王阳明的理论很适合股市的短线择时呢?现代社会,信息满天飞,人们获得信息并不难。难的是静下心来,排除杂音,以一面没有尘埃的镜子去反照那些真正重要的因素,然后得到结论。而不是非常焦虑地刷各种新闻,各种公告,那样做辛苦又没效果。
应该说,王阳明这种思考方法对选股也有帮助。只是选股是长期因素占主导,看得更清楚,更容易,所以没必要杀鸡用牛刀。
比如,以心学给我的镜子,我发现当前股市的主要矛盾是上市公司不断下滑的业绩和软弱的救市政策的矛盾,所以预计上证指数近期将跌破2449的前期低点。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