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只能看他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言行举止有多方面的,而以下这两个方面,表现了一个人最基本的靠谱程度。如果符合这两点,还算靠谱,值得交往;如果不符合,直接从好友列表中删掉。
第一、靠谱的人有道德操守,主观上不会故意损人利己。
假如一个人置他人利益于不顾,不惜损害朋友的利益,来成就自己,那么你跟他做朋友的意义何在?与这样的人在一起,就是与狼共舞。所以,曾国藩把道德操守作为看人的首要标准,至于其他能力是办事水平的问题。
“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比如,偷窃就是一个典型的损人利己、没有操守的行为。遇到有此类前科的人,尽量离得越远越好。为了满足他的私欲,今天可能小偷小摸来损害你,明天就可能杀人放火来损害你。2017年发生在杭州的保姆纵火案主犯莫某,就是这样不靠谱的人。她曾经在雇主家里偷窃,被雇主原谅了,于是胆大妄为,变本加厉。如果雇主不心慈手软,而是直接辞掉该保姆,也不会有后来妻儿被烧死的悲剧了。
无操守无底线的人,千万不要同情。惨痛的教训,千万不要忘记。
第二、靠谱的人不忘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敬,还会尊敬谁?不孝敬父母的人,是忘本的人,必然是不靠谱的人。杭州保姆纵火案主犯莫某的朋友小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莫某发脾气时,全家人都不敢吭声。可见,莫某是一个被娇生惯养,根本不懂得尊敬父母的人。是否尊敬父母,和家庭条件没关系,和家庭教育有极大关系。尊敬父母和师长的人,一般是念旧重感情的人,往往是靠谱的人。
初次接触,不知道人家是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怎么办?还有一些细节,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否会忘本。
曾经有一位看起来忠厚老实、不善言辞的老乡来投靠曾国藩。《花随人圣庵摭忆》记载,那人吃饭时遇到干瘪的包着外壳的大米粒,直接扔弃,而不是剥去谷壳,吃掉里面的米粒。曾国藩见此情形,给了几十两银子,打发他走了。那人大惊,向曾国藩的表弟打听原因。曾国藩说,他家属于吃不饱饭的贫困户,刚来湘军作客,见到有好吃的就不珍惜粮食,把饭中谷粒扔掉,是个忘本之人,以后会见异思迁。
“某家赤贫,且初作客,去秕而食,宁其素耶!吾恐其见异思迁,故遣之。”
试想,一个忘本的人担任了重要职务,面对诱惑,很可能投敌叛变。曾国藩不用此人,防患于未然,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