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最大的娱乐界新闻恐怕就是吴秀波出轨了。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吴秀波报警。两句话说清楚:因感情问题,吴秀波和包养了七年的小三分手了;分手费没谈妥,吴秀波以对方敲诈勒索为由报警,然后警方将小三拘捕。
明星有绯闻的不少见,把前女友送进班房的还真是头一回听说。这事,不仅女人看不下去了,估计连男人都看不下去了。怪不得“娱乐圈的纪委书记”王思聪在微博上大骂吴秀波。也许前女友索要的分手费过于昂贵?无论如何,这次的事件,已经把他在观众心目中的顾家好男人的形象彻底击碎了。
假如吴秀波不是人,而是一家上市公司,那么绯闻事件计提两个跌停板,报警事件至少连续十个跌停。下一个问题是,吴秀波会不会直接退市?
第一、对投资人的启发:陷阱往往有早有端倪。
投资人如何避免踩中“吴秀波式陷阱”?这是一个比嗑瓜子看戏更重要的问题。
吴秀波,这位42岁才开始走红的演员,曾经和濮存昕一样,都是许多中年妇女的偶像。他似乎信佛,把一切看得很淡。他似乎很有思想,经常说一些富有哲理的话,被称为“演艺圈的哲学家”。比如:
“我是一个怕输的人。我怕输不是因为自己气馁,我是怕亲人失望。我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我首先问自己,这件事你做完了会不会后悔?然后我站在一种永远不会后悔的心态去做这件事。”
可惜,他还是做了一件自己后悔、亲人失望的事。原本以为他像濮存昕一样是个顾家的大叔,其实却又出轨又报警的。对此事,热心大妈们简直难以置信。其实仔细一扒就明白,当前的事件只不过是少年版吴秀波的重现而已。
吴秀波于2014年的一个访谈节目中,说自己年轻时候的感情生活十分混乱,16岁开始初恋,女朋友多到数不清。他坦言那时谈恋爱有三不原则,就是“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请高度注意最后三个字“不负责”。一个明确持有不负责态度的青年人,能把“不负责”三个字坦然说出的中年人,有什么理由相信他现在学会了负责?难道就是因为年纪大了?
人类社会最大的原理就是惯性定律。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一个组织如此,对一个人也是如此,一切都有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理论来源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主要用来解释经济制度的演进。简单说,路径依赖的意思就是历史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很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个投资经理,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不会投那些历史上管理差劲(比如欺骗过股东)的上市公司,甚至历史业绩差的公司都尽量回避。那些讲新项目投产会多好多好的故事,我一般都持怀疑态度。因为我不相信丑小鸭变天鹅的神话。当然,这种方式会错过一些屌丝逆袭的机会。错过就错过,不必后悔。错过了机会,也错过了风险。
宁可投康熙年间就存在的贵州茅台,也不投新冒出来的白酒(比如江小白);宁可投嘉靖年间就有的片仔癀,也不投重庆啤酒将研发出治愈乙肝的神药。
如果娱乐圈实在要投资。宁可投范冰冰,也不投吴秀波。虽然在2018年受到阴阳合同事件也弄得灰头土脸,范冰冰毕竟还能接到戏,毕竟阴阳合同是很多演员都存在的问题。还是有一大批粉丝会原谅范冰冰,而吴秀波大概已经无法在演艺圈混了。
第二、来自历史的佐证:大器晚成,往往是一个假象。
曾经有媒体把吴秀波描绘成大器晚成的中年男人,实在是误导了不少人。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大凡一个有杰出成就的人,年轻的时候一般都会有所表现。如果翻开中国的历史书,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器晚成,少年时期看不出端倪的名人呢?我认为,几乎没有!
比如说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号老泉),据说五十多岁才开始出名,经常被拿来当作大器晚成的例子。《三字经》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关于苏洵年轻时候的记载很少,史书多数只是说他爱旅游不爱读书。然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提到,少年苏洵“为人聪明,辨智过人”。可见,苏洵年轻时就展露出成大器的迹象。
比如唐代的郭子仪,五十多岁才升任左武卫大将军,六十多岁平定安史之乱,又是一个被认为大器晚成的历史人物。其实,这是因为人们对古人要求太高,所以才觉得大器晚成。难道二十几岁就必须提出相对论才算优秀?郭子仪,二十岁参加全国的武举考试,成绩优秀,“武举高第”,然后就当了官。这完全可以算得上某某省某某市的十大杰出青年了!
再比如任正非,被很多人认为是大器晚成,原因是他43岁才开始创立华为。其实,任正非年轻的时候就非常优秀。他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就读于当时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那个时代,一个大学生是多么稀缺的资源!当兵以后,由于工程建设中的贡献,34岁的任正非出席了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这又是多么高的荣誉!
再比如曾国藩,也经常被认为是大器晚成。然而,他二十七周岁就进了翰林院。他即使不是最年轻的翰林,也绝对称得上“相当年轻”的翰林了。作为曾粉,我经常为曾国藩感到憋屈。人家明明是年轻有为,非得被说成大器晚成!
以后,请不要再说曾国藩大器晚成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