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企业发展前景不明,骨干员工纷纷离职,CEO如何劝人留下?春节回家被长辈催结婚、催生小孩,如何说服长辈达成一致?销售人员如何说服潜在客户购买公司产品?意见不统一是常事,随处可见,说服的艺术非常关键。
今天来一起欣赏晚清的著名营销大师曾国藩的说服艺术。
咸丰二年,心情抑郁的曾国藩回到湖南湘乡县老家,给母亲守孝。正逢太平天国起义,长沙等地遭受到进攻。湘乡县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据传,太平军很快就要打到湘乡县来了!”老乡们一片恐慌,纷纷收拾行李想走人。曾家人也慌了,都要曾国藩拿主意。
曾国藩一看形势,哎呀,如果大家都走了湖南由谁来保卫呀?老乡别走啊,老乡请留下!那时没有高音喇叭,才华横溢的曾大师写了一首打油诗《莫逃走》,通俗押韵广泛传播,效果非常好。
一、观点有客观条件支持,还有明星代言。
曾大师上来先旗帜鲜明地喊一句麦:“众人谣言虽满口,我境切莫乱逃走。”为啥呢?我们县偏僻已经是山旮旯了,交通不方便,匪贼也进不来。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美景在他处。但是实际情况是其他地方一片混乱,咱们这才是美景,才是世外桃源。
“我境僻处万山中,四方大路皆不通。
......
别处分分多扰动,此处却是桃源洞。
若嫌此地不安静,别处更难逃性命。”
没错!去过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的人都知道,曾国藩故居交通非常不方便。现在已经通了平滑的公路,从双峰县城开车去荷叶镇还需要五十分钟。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多么偏僻,可想而知。
有了客观的分析,曾大师再来一个现身说法。他作为二品京官,走南闯北,比乡下人自然见多识广了。走了大半个中国,发现只有这里才能够避乱,去了其他地方,会发现还不如我们这安静太平。
“我走天下一大半,惟有此处可避乱。”
对于没去过大城市,没有手机可以上网的当地人来说,曾大师的这句话,太有说服力了,堪比唐国强先生为蓝翔技校做的广告。“挖掘机学校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
二、夸大负面影响,不听我言,后果很严重。
你们要是真想逃走,会怎么样呢?年轻力壮的大男人,拍拍屁股一溜烟跑了,年迈的爸妈和年轻的老婆孩子跑得动吗?逃难路上,全家大小还不得哭天呛地?你的良心不会痛么?这叫以情打动人。
“一人仓忙四山逃,一家大小泣嗷嗷。
男子纵然逃得脱,妇女难免受煎熬。
壮丁纵然逃得脱,老幼难免哭号咷。”
你们要是逃跑了,房产证、土地证这些本本们可以带走,但沉甸甸的银子、真正的房子、土地不好带。说不定还有别人住你家的房子,耕你家的地。衣服可以带走,猪牛你一根毛都带不走,只能便宜了那些免费吃你家猪牛的人。这叫以财动人。
“文契纵然带得走,钱财不能带分毫。
衣服纵然带得走,猪牛难带一根毛。”
小明啊,你如果辞职了,对得起那些带你的老师,对得起公司这么多年的培养吗?再说了,你一辞职,年终奖就没了,这些年的资历工资就没了。亏大了!
既然要夸大后果的严重性,还得用点恐吓的手法。曾大师写道,家里好好的房子不住,跑出去风餐露宿,晚上没有温暖的床只能睡山洞,还得防火防盗防野兽。白天没有电饭煲、切菜刀,没法做饭,日子过得和野人一样。
“走出门来无屋住,躲在山中北风号。
夜无被铺床板凳,日无锅甑切菜刀。”
这么一听,老乡们着实被吓着了,得考虑考虑了。关键是,你们逃走了,土匪却没来,岂不是做了冤大头?
“受尽辛苦破尽财,其实贼匪并未来。”
小明啊,你跳槽到别的单位,职位更低,工资更低,说不定那单位很快倒闭了。那样的话,你就白折腾了!
三、举个反面例子加强说服力。
茶陵道州遭受到了土匪,都是因为年轻力壮的先逃跑了,结果完全没有抵御力。你想想,满地的猪牛和空房子,土匪不来才怪!如果不来,他们还是合格的土匪吗?至此,老乡们的逃跑计划彻底被曾国藩搅黄了。
“茶陵道州遭土匪,皆因惊慌先徙走。
其余各县逃走人,多因谣言吓断魂。”
假如年轻的你要说服长辈不想结婚,学一招,举一些离婚的案例吧。
四、总结陈辞,坚定信心,告诉听众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老乡们,不要听信谣言,走自己的路,让谣言飞去吧,我们稳坐钓鱼船。
“我境大家要保全,切记不可听谣言。
任凭谣言风浪起,我们稳坐钓鱼船。”
我们该干嘛还干嘛。
“地方公事齐心办,大家吃碗安乐饭。”
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把听众说晕了,不知所措,还得给他们指条明路。
急于卖药的医生基本遵循这个流程,先夸大病症,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可能熬不过下个冬天了。不过幸运的是,你有病,我有药。
第一步,你有病,而且看起来非常严重,得引起重视啊!第二步,看起来需要马上治疗,不然你可能会有嗝屁了(设立需求)。第三步,好巧,我这里有药,正好可以治这个病(满足需求)。第四步,吃了以后效果很好哦(展望未来)。第五步:给,拿去,快吃吧!
卖灭火器的销售员的常规套路也大同小异。先给大家做个消防知识讲座,讲座中必须放段火灾视频或者照片,群死群伤,非常恐怖。听众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听到这段以后,基本上恨不得抢个灭火器回家了。
通观曾国藩的打油诗全文,简直是一篇逻辑严谨的论文。听起来朗朗上口,不愧是晚清时代市场营销的模板。
联系到当前的移民热,看到一批批高净值人群往海外迁移,曾大人如果复活,还会喊那句经典的台词吗?
“老乡,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