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临近春节,我回到家乡浙江台州天台县。我们县城一共有6家上市公司,分别是银轮股份、永贵电器、祥和实业、圣达生物、天铁股份、天成自控。这六家上市公司都是小盘股,除了银轮股份在60亿市值左右,其他都在20亿上下的市值。除了银轮股份,在2018年,其他都经历了股价的大幅下跌。
一、为什么银轮的股价最坚挺、市值最大?
因为其他5家的净利润都是同比下滑的,只有银轮的业绩是增长的。
为什么银轮的业绩能在2018年这么困难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逆势增长?
因为银轮的客户不断拓展。银轮的客户本来只是重型卡车,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不断波动。然而,公司客户在2018年不断取得突破,先后获得吉利、江铃汽车和长安福特新能源的订单。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宇通汽车等新能源车企都是银轮的客户。这样一来,公司就摆脱了对固定资产投资周期的过度依赖。客户的不断突破,显示出公司的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
产品竞争力为什么能不断提高?
下面是划重点,敲黑板。
二、在天台的上市公司中,银轮股份的管理最接近曾国藩的拙诚思想。
银轮股份的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李钟麟博士对我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李博士和董事长徐小敏一起见投资机构。投资机构纷纷建议收购市场热门题材,进行所谓的市值管理。会后,徐董对李博士说,银轮要稳扎稳打,沉下心来扎实做事,为天台做点事业,不要被蝇头小利所动。徐董并没有把精力用在和资本市场的配合上,而是用在提高研发实力和拓展客户上。
不走捷径,不投机取巧,这就是曾国藩的思想,结硬寨打呆仗。没错,闻到了我熟悉的味道。
银轮把功夫花在引进人才,提高研发实力上。
2010年,李博士作为全球500强法雷奥公司的中国专家,遇到了银轮董事长徐小敏。李博士说,当时和董事长徐小敏进行了一次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看到了他的民族情怀,看到了银轮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实业报国的理想,李博士决定加盟银轮。
李钟麟博士作为著名科学家,是美籍华人,其家人都在美国,居然在天台这个小县城已经工作了九年!他,恰恰是让银轮实现从重卡向乘用车跨越的关键人物。
李博士还告诉我,他招来的骨干技术人才,这九年几乎没有离职的。研发团队的低流失率,令人惊讶。
三、和李博士谈拙诚思想
我问李博士,天台的什么吸引了他。他回答是天台山文化。顺着此话题,我便例举了两个天台方言“硬碰硬”、“木栾撞”,都体现了不走捷径、敢啃硬骨头的曾国藩的拙诚精神。而银轮的管理,颇有拙诚的特点。
我跟人聊天的传统项目,就是谈曾国藩。绕了半天,终于进入了预定轨道。
从曾国藩湘军的湖南民工建筑队,谈到华为的重视研发和客户,我的拙诚论引起了李博士的强烈共鸣。他比较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南部国家的人文区别。德国人做事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而南部国家多了一些浮躁乖巧之气。事实证明,德国的制造业技术非常强,德国出了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综合国力远超意大利。
插播画外音:曾国藩的拙诚思想之效用,放之四海而皆准。
回到企业管理的话题,李博士说,那些不靠产品质量,而是靠喝酒喝出来的订单,往往是不可靠的。博士果然是科学家风度,做了很好的推论。
懂得守拙,能把事情做好。懂得真诚,能把事业做大。
领导人朴实的作风,礼贤的风度,对银轮股份吸引优秀人才非常有益。徐小敏董事长是吸引优秀人才的关键人物。
谈点徐董的行为细节。在腊月二十八日的企业家乡贤大会上,徐董事长和包括我在内的十几位同乡都坐在同一桌。在会议开始之前,他主动绕桌子一圈,和每位握手问候。作为第一位发言的企业家,徐董的口才是真的一般。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唱高调,主要就是讲要努力。也许这种做事风格,正对优秀人才的胃口吧。
曾国藩说,他欣赏的人才“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消息灵通人士悄悄告诉我,李博士是哈工大高材生,同班同学有好几位都是现任的省部级干部。如果换成别人,恐怕会在饭桌上不断曝料,大秀人脉,希望别人都知道自己的朋友圈能量。这样的套路,我见得太多了。然而,和李博士连续两天晚上在一起喝茶,自始至终没有听他讲过一句。
结语
此文并非推荐股票,只是分析银轮的过去为什么做得比县内其他上市公司好。至于银轮和其他上市公司未来会如何,仍是未知数。本人所掌握的浦来德基金并不持有银轮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