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翻开曾国藩的家书,只听见老夫子侃侃而谈。咸丰七年九月初八,曾国藩给围攻江西吉安的弟弟曾国荃写信,嘱咐他三件事,其中一件就是“不求近功速效”。嗯!同治二年十一月,曾国藩给围攻南京的曾国荃写信,嘱咐他两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天怀淡定,莫求速效”。喔!
一番品味之后,发现曾国藩一贯讲究不求速效。这是为什么呢?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都在光速前行,能够快速有效,不是很好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咱又没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的清闲雅致。
其实,曾国藩的逻辑是这样子的滴。大事业的成功,往往需求时间,不是人力所能控制,更多还是取决于运气。往往努力的人不是成名的人,成名的人却又不是享福的人。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
所以曾国藩常劝导他的老弟,遇事只需努力做,不要急于求成,甚至能不能成功都不必太介意。不仅不求速效,而且连有没有效都不求。尽人事而听天命。
啧啧!格局就是不一样!看来,谁要是早点认识曾国藩做兄长,那可就好极了。
(二)
这样一聊,或许就有所体会了。比如谈恋爱,也不能求速效。张三跟我说,谈了两年了,他突然失恋了。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于是,我就跟他讲了李四的故事。有那么整整五年时间,李四连失恋的机会都没有。他听完,心情显著好转。看来也不是什么硬茬,王五赵六的事我还没说他就“活过来”了。
从简单的道理上讲,急于求成,就像揠苗助长,拔高了,却长不大,有什么用,好看吗?违背了天道和自然规律。
有些抱着“炒股票”心态的人,绞尽脑汁盯着大盘此起彼伏,终希望有朝一日在股票市场一夜暴富,从此凡鸟变凤凰,这也是违背了自然规律。也许有幸一两次买到了暴涨的股票,要我说,那肯定是平日积德行善、清理脚底的狗屎换来的恩赐。如果一直抱着这种炒作的心态,炒着炒着,锅里的“炒饭”就黑糊糊一片喽,迟早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还记得曾经风光无限的号称“涨停敢死队总舵主”徐翔吗?从营业部成名,到公开发行阳光私募产品,创造一个又一个资本市场奇迹,真是呼风唤雨。谁见了都想投出看见神明一样的目光。然而,没想到,他却是利用内幕消息和操纵股价违法获取暴利,最终他换来了身陷囹圄,“享福去了”,令人唏嘘!而那些被他操纵过的上市公司如大恒科技、华丽家族,就跟打霜的茄子一样,股价十年没有增长,一首《凉凉》奉上。
大恒科技原来的总工程师宋菲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完全违背企业发展的规律,凭空臆想提出太高的财务指标,强求大恒在很短时间内要翻几番,让我想起大跃进的时候。他们满嘴都是资本,他们就觉得资本是万能的。”
最后呢,还不是被资本掩埋了吗?不作不死,海燕呐,你可长点心吧!
(三)
当然,大多数股民是不会因为操纵股价而走向犯罪的,毕竟自己的钱不是大风呼呼刮来了。他们是善良的,只是急于求成而已罢了,可以理解。曾国藩的好朋友郭嵩焘,也是一个善良但是急于求成的人。因为郭嵩焘办事太着急,经常得罪人,有些事情就办不下去了。所以曾国藩送他一副对联:
“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听听,多么质朴的良言!有才华但无沉静圆润之气的人真该好好地去品读一番。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证券基金经理那可是响当当的职业。基金经理必须是忙碌的,高强度,高压力的。除了银行,也就他们天天跟毛爷爷打交道,似乎赚钱真的是跟数钱一样容易。他们潜意识中,在大脑里假想了一个能迅速赚钱的人。
是吗?还是洗洗睡吧,做梦或许会有的哦。
不妨问一下那些有十年以上股场拼杀经验的股民,这十几年天天追涨杀跌,能跑得过一直持有茅台不动的投资者吗?十年十几倍,厚积薄发。(孙正义默默地笑了)
证券投资者就像扫地僧一样,你若急躁,便尘土飞扬,飘渺虚幻,扬一身灰;你若平心定气,则万事通透,小有所成。
读读曾国藩,学学大师的心态,抛弃掉赚快钱的激进想法,真正以价值投资的方式去看待股票市场。
莫求速效,且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