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批评曾国藩做事“儒缓”,速度太慢,曾国藩也承认这话说的没毛病。左宗棠批评曾国藩“于兵机每苦钝滞”,同样说他太慢,曾国藩说没错,我已经摊牌了。
做事情太慢,真的是缺点吗?我认为,对于决策者来说,慢通常是一大优点。
(一)
决策和执行是做事情的两个环节。风格却不一样,决策宜慢不宜快,执行宜快不宜慢。比如,下棋是决策的游戏,执行被简化为落子。不管是象棋还是围棋,有没有见过高手过招快如闪电的手法呢?几乎没有!在马路边观棋,如果看到双方神思敏捷,手法干练。棋手弹指一挥,落子“砰”的一声,那种杀伐的快感,想必坐局者十分享受。即便输赢无关,那个气场也是杠杠的响,引得旁人一片喝彩,贼开心。
我也算是象棋业余界的中高手。但是如果下得很快,思考不透彻,那就和低端玩家没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是不仔细分解对手的小心思,以后我怎么能在业余界的中高手段位混下去呢?(暗笑一番)。曾国藩是个围棋爱好者,特别痴狂的那一类,即便没有人跟他下,他也会自己摆上棋盘和自己较量一下。来,看看谁厉害,真是何苦自己为难自己呢?有段时间还想戒掉下棋,一番折腾,也没能如愿,一见到棋盘手就痒痒的。也许下棋和他的军事行政决策有暗合之处吧,都需要拆解各种可能,难怪是高手。“轻诺者必寡信”。轻易许诺的人,也是轻易决策的人,必然会犯错更多,也就容易失信于人。当然,不可否认,对于“追风少年”送盒饭送快递之类的事,属执行范筹,太慢是不行的。给个差评,了解一下。
曾经一位养生”砖“家说,吃饭要慢,一口饭要嚼32下才能下咽。我尝试过,最后竟然吃不下去了,这吃到猴年马月也不为过吧。曾国藩如何养成缓慢决策的习惯呢?除了做事慢,吃饭慢,甚至要求走路说话都要慢。可谓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咸丰九年,给儿子的家书中,曾国藩写道:“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于星冈公。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时留心。无论行坐,均须重厚。”他观察祖父星冈公厚重的走路姿势比较慢,要求儿子也学习。
(二)
生活在战争年代,突发事件比较多,人们往往比较警觉,对外界的反应很敏感。行军打仗,锣鼓喧天,硝烟四起,人山人海,旌旗招展,人心置于此群众运动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一句话不爽就要干架。在这种年代,缓慢决策是一种很稀缺的品质。
洪秀全在广西突然不想种田了,一声吼,金田起义就爆发了,直接占领南京称王。随后,广西提督向荣一路猛追太平军来到南京城外,建立江南大营,准备开挂攻城。可几年后被太平军攻破,向荣仰天长啸,忧郁而死,这是什么情况?此时,胡林翼、左宗棠等人都极力建议曾国藩放弃安庆,直奔南京,以获得消灭太平军的头功。而曾国藩胡子一戳,尔等退下,待我思量一番,还是坚持先占上游安庆再逐步推进。体现了曾国藩一贯的稳中有进的态度。其他人懵逼了,白说一通。然而“皇上不急太监急,曾师不急和春急”。和春率兵果断迅速地直逼南京城下,重修了江南大营,誓与太平军大战300回合。不料,在陈玉成、李秀成的声东击西的战术之下,江南大营再次被攻破,和春不幸战死,一首“凉凉”收场了。曾国藩现场教学,抢功没用,着急也没用,还不是败下来了,是我的还是我的,要稳!不急于求成,儒缓,曾国藩作为主帅的这种优秀品质才成就了湘军的辉煌!
(三)
和平时期,对高层决策者来说,儒缓这种品质,更加值得发扬光大。回想起大跃进时代搞建设,那口号喊得不是一般的快,那是相当的快呀。缓慢运行的列车,突然就开挂跳起来了,要大跃进,不会出轨吗?“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赶英超美”,都体现了当年人们那颗躁动的心。而决策急躁的结果呢?是人民被饿死,社会经济倒退,与世界的差距又拉大了十年。反观这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循序渐进谋发展,反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样都是搞建设,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嘞,值得深思。同样实施”休克疗法“来拯救国家经济,玻利维亚活了过来,日新月异。而邻居俄罗斯却搞得黑灯瞎火,经济死活上不来,真是气死了”战斗民族“。
事实证明,越是做大事,越要缓。历史老师都教的吐血了,还是有几个糊涂蛋领悟不懂。嘿,醒醒,还犯迷糊呢?
(四)
对企业高层来说,失误往往来自头脑发热后的盲目扩张。诺基亚普遍被认为错过了智能手机的时代,而给了苹果手机机会。有这么一个笑话,诺基亚要坐高铁去抢占手机市场的,没想到搭错车了,坐上了绿皮。尴尬之余,苹果笑了,我坐的是动车。三星很扫兴,动车竟然晚点了。华为一愣,我说在天上怎么没看到大家。谈笑之余,还是有一定道理。即便如此,诺基亚这种因为对外界反应较慢而放慢发展速度的公司,毕竟还活着,而且活了很多年。而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因为投资太快,导致资金链断裂,根本没有生存的机会!2018年以来,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大量的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因为高负债率、高质押率或者股价暴跌,或者借不到款而不幸关门,落得一清二白的局面。只能送上寄托,往后余生,且行且珍惜。
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企业不可貌相,投资不能斗量。能赚钱的股票恰恰是那些历史悠久的看起来有些古老有些儒缓的公司,比如贵州茅台、福建片仔癀等。这两年以来,频繁拉涨停的所谓市场嗅觉灵敏的投资者,不是亏损惨重就是被罚惨重。在一轮熊市中,那些抄底不够缓慢的,过于着急的阿三们,大多被套在半空中不停的晃荡,也只能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了。可见,儒缓,何其珍贵也!
决策宜慢不宜快,曾大师的这堂课真是受益匪浅,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