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点评:出自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的《曾国藩家书》。
这一年曾国藩在京城结识了很多有学之士,长了见识,这会儿正在教弟弟如何读书呢。曾国藩说,读书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有志、有识、有恒。有志、有恒,这两点弟弟们都能马上做到,唯独有识不能马上做到。一个有见识的人看过很多世面,不会有点心得、有点体会就沾沾自喜。河伯不知道海有多大,井底之蛙不知道天有多大,都是缺乏见识。
正如曾国藩所言,能做到有志的人不少,同时有恒的人就不多了,而还能做到有识的人就少之又少了。不仅读书如此,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才华的最大敌人是自满。在这一年农历十一月十六日的日记中,曾国藩这样自责,“读书少,见理浅,故器小易盈”。一个很小的器皿,水容易满出去。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八中写道,东晋灭亡之后,在南方的政权宋、齐、梁、陈几个朝代掌握机要的高官很多是寒门子弟出身,这些人“盖出身寒贱,则小器易盈,不知大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出身寒门的曾国藩,能通过自省,认识到自己器小易盈的特征,不断开阔格局,才有了后期的成就。
阁下之器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