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思为督抚之道,即与师道无异。其训饬属员殷殷之意,即与人为善之意,孔子所谓‘诲人不倦’也;其广咨忠益,以身作则,即取人为善之意,孔子所谓‘为之不厌’也。”
点评:出自同治元年三月初三的《曾国藩日记》。这一年曾国藩51岁,出任两江总督已有两年。身担重任的他,每天早饭后处理公务,入睡前阅读经典书籍。这一天曾国藩会见了几拨客人,处理了公文,给两个弟弟回了信,晚间温习了《史记·项羽本纪》。也不知道什么因素触发了他的灵感,使他反复思索做两江总督的道理,从而觉得做官与做教师十分相似。训诫下属,希望其好好做事,好比教师诲人不倦,这就是与人为善。广泛吸取别人的长处,集中到自己身上,身体力行圣人的品德而不感到厌倦,就是取人为善。与人为善,是提高别人,取人为善,是提高自己。简单八个字,把人际关系概括得好完整!
如果项羽能够取人为善,不断吸取谋士尤其是范增的正确意见,在鸿门宴中把刘邦消灭,大概不会有后来的垓下之败。曾大人莫非是在感慨项羽失败的时候有感而发?
曾国藩作为儒家知识分子,自然尊崇孔孟之道,既潜心学习程朱理学,又包容陆王心学,既尊崇儒家,又兼容道家和法家。毫不夸张地说,曾国藩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他不断取人为善的结果。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可以不断吸取优点,不管是从朋友身上,还是从敌人身上,从而转化为自己的优点。这种人,可以称之为超级学习者。如果这种人还能不断地向他人传播正能量,教他人进步提高,就有点接近于领袖。在最近(2019年5月)的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华为受到了美方的刻意打击,但是任正非面对媒体仍然承认美国产品(比如苹果手机)的优点,反映出他内心的善良和强大,颇有曾国藩的大帅风采。承认苹果的优势,华为在生产过程中吸收苹果的优点,这是取人为善;还鼓励中国人使用质量好的手机,比如苹果手机,不要被狭隘的民族主义所蒙蔽,在一定程度上鞭策国内手机生产商不断奋进努力,这又是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你的善良有多么强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