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至少亦须看二十叶,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叶,明日数叶,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
点评:出自咸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要求儿子曾纪泽读书,每天多读几页,读他个几十页,而不是几页。怕读得不够精细?别担心!读书就像煮饭,每天读得太少,就像小火永远烧不开、煮不熟。多读几页,就像煮饭用大柴大火,容易熟。曾国藩还补充说,乡间有很多读书人,读了好几年都没读完一部经书,就是因为每天读得页数太少。
曾国藩这个读书的观点非常有特色。在他的家书中,曾国藩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观点。我们不妨从当代脑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观点。大脑之所以能产生记忆,必然接受一些外界的刺激之后。外界的刺激越强,则记忆的效果越好。所谓的浪子回头,往往是经过某种重大事件的刺激,才改变行为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每天读的页数太少,则刺激不够强烈,难以在大脑里形成深刻的记忆。而每天多读几页,则大脑进入了书中的情境,容易产生更加强烈的刺激。所以说,曾国藩说的读书方法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他的经验之谈。
现代社会,信息噪音太多,人们的读书、工作经常被电话、微信和其他来自网络的信号所中断。在这种情况下,人不容易进入某种情境,产生沉浸的感觉,读书和工作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了。有时候,集中精神思考一个问题,刚刚进入一种状态,突然微信一响,打破了大脑的宁静。所以,适当的时候,关掉手机,专心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让思维的猛火把思考的问题煮熟、煮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