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虽以人多为贵,而有时亦以人多为累。”
点评:出自咸丰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的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一贯的观点是兵在精不在多,与他读书求多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在建立湘军之初,曾国藩招募士兵的原则就不是多多益善,而是专挑朴实忠厚的山农,不招兵痞子。在这封信中,曾国藩又重复了这个原则。这次他的逻辑是这样的:人多的时候军营里容易形成“我方有优势”的错觉,缺乏忧患意识,士气容易散漫;如果碰到小股敌人还可以靠气势吓唬住对方,灭敌了事;一旦碰到劲敌,某些战斗力不强的小组遭遇挫折,溃败起来如山崩,如水泄,挡也挡不住,反而拖累了整个队伍。
曾国藩的说法可谓经验之谈。太平军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几乎一直处于人数上的优势。乌央乌央的人群,穿着红色的衣服,扎着杀马特的头巾,挥舞着黄色的旗帜,一片西红柿炒鸡蛋的景象,闹哄哄地冲来冲去。但是湘军与之交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少胜多。因为太平军中混饭吃的流民太多,没有战斗力的群众演员太多,局部溃败很容易演变成全局溃败。太平军这种流民组合,吓唬小股军官还可以,一旦碰到组织性和战斗力强大的湘军劲旅,基本只有吃败仗的份了。
由此联系到现代企业组织,有些企业看起来人很多,然而真正有核心价值的也就那么几个。真正撑起企业发展的也就那么几个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越来越有个性化,对个人的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尽量用机械替代人工,以尽量少的人去完成尽量大的事业。如果还以为人多是企业的优势或者企业实力的象征,那就Out了。巴菲特的公司可谓非常庞大,很多人没想到,总部员工竟然只有二十多个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公司,不知道是不是直销公司?人多的另一个坏处是企业内部容易形成帮派,产生内耗,领导者势必分心去处理这些政治斗争。如何建立有战斗力的精干稳定的队伍,才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