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四曰营务整齐。”
“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整顿营规、讲求战守次之。”
点评:第一句话出自咸丰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晚上的曾国藩家书。这是他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对初出茅庐在吉安带兵的九弟,曾国藩传授了选拔将才的经验,即从知人善任、善察敌情、临阵胆识、日常营务四个方面来观察甄选。他特别指出,前两个是成为王者的高级装备,后两个是青铜白银或者钻石王者都可能拥有的基础装备,同时他还叮嘱弟弟要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曾大帅特别提及低级武官和高级将领的甄选侧重点不同,其实也是在告诉弟弟不同位置的人的才能要求不同,作为领导者需要准确地把具备特定才能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第二句话出自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晚上的曾国藩家书,也是给弟弟曾国荃的。他说带兵打战的方法中体察人才的重要性排在第一位,整顿军营纪律,攻防作战排在后面。前后家书中曾国藩都把知人善任放在第一位。
除了提出理论,有“知人之明”的曾国藩也是知人善任的践行者。在官僚和军事生涯中,曾国藩慧眼识人,结识、提拔了郭嵩焘、罗泽南、李鸿章、李善兰等等大量的或政治或外交或科技领域人才。这些人都成为了曾国藩的得力助手,在合适的位置上如鱼得水做出了一番成绩。曾大帅有知人善任的独特见解与能力,这让他拥有强大的人才库,功成名就。
创建汉帝国的刘邦也知人善任。早年,刘邦和项羽,一个是出身小民好吃懒做的地痞无赖,文化程度不高毫无本事,一个是出身贵族天生骄傲的神勇武将,一身武略才识独霸西楚。然而,刘邦一路使用杀手锏——知人善仁,任命张良为项目经理运筹帷幄,安排萧何为公司HR搜罗人才,收编韩信为营销经理抢夺市场,带领刘氏集团占领全部市场份额,成功坐上了汉帝国第一把交椅。刘邦了解自己的部下,并把他们安排在适当的位置,成就了丰功伟绩。
企业的管理者同样要知人善任。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纪律严明等等都是优良品质,但对一个管理者来说,知人善任更难能可贵。前面的优良品质执行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只需“埋头苦干”做好自己,而知人善任则复杂得多,既要做好自己还要收集各方面信息、深入了解别人的才能、性格特点等方方面面。知人善任,易说难做,第一步是知人,这要求管理者要有见识,能像伯乐识别千里马一样发掘人才。其次是善任,管理者要善于体察不同的人才,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比如,某位能把ppt做得很漂亮的中级经理,大概就像曾国藩说的“营务整齐”的哨官,如果提拔到高级管理者位置不一定合适。是否合适,还得看会不会沟通,会不会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