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虽不可不看,弟此时以营务为重,则不宜常看书。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点评:出自咸丰八年正月十一日的曾国藩家书。这是他写给带兵在外的弟弟曾国荃的。得知一个朋友送给弟弟一本《二十二史》,怕弟弟看书耽误军事,曾国藩提醒道,书不可以不看,但此时应该以军务为重,不适合经常泡在书里。但凡人做一件事,都因为专注而精进,因为纷杂而散漫。他还引经据典,用荀子的“耳不两听而聪”和庄子的“用志不纷乃凝于神”来说明专注的重要性。
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莫泊桑小时候跟随舅舅拜访著名作家福楼拜。莫泊桑非常骄傲地告诉作家自己什么都会,一一细数学习情况:上午用两个小时读书写作,两个小时弹钢琴,下午用一个小时学习修汽车,三个小时练习踢足球,晚上去烧烤店学习制作烧鹅,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然后他问福楼拜的工作情况,福楼拜说自己每天上午花四个小时读书写作,下午用四个小时读书写作,晚上还用四个小时读书写作。当福楼拜问他有什么特长,他却一时语塞,答不上来。这时,莫泊桑才明白专心做一件事的好处,于是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读书写作,后来也成为著名作家。
总是广泛涉猎,事事兼顾或许会让莫泊桑有博学多才的假象,但其实“什么都会”的莫泊桑,正是曾国藩说的“以纷而散”。后来他专心写作,“以专而精”,终有所作为。
如今的互联网生活,信息资源铺天盖地,选择多,机会多,但更容易让人在漩涡中三心二意,迷失自己。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做每一件事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则有很大可能取得进步,而如果做着这个却想着那个,一会儿干这件事,一会儿又换另一件事,则会变得纷乱繁杂。现代网络的发展让人们习惯了碎片化式地接受信息,微博上,抖音上,各式各样的推送不断向人们轰炸,但是细想下来,我们又真正接受了多少有用的信息呢?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在某一段时间,只能专注一项主要工作,才能够沉淀下来有所收获。
一场滂沱大雨不会让石头穿孔,而从岩石滴下来的小水滴,长年累月,一滴又一滴,专注于同一个地方,却能滴水穿石。纷散不如专精,多打洞不如深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