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等在家却不宜过露痕迹,人所以稍顾体面者,冀人之敬重也。”
点评:这句话出自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四日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曾国藩的几个女婿多数都不成器,其中数袁秉桢(曾纪静的丈夫)最没出息。他成日里游手好闲,寻花问柳,气得大舅子曾纪泽写信向曾国藩告状。曾国藩收到信后,大为震惊,但他还是冷静下来安抚孩子,让孩子们在家中不露痕迹,不要过于直接、公然地批评袁秉桢。曾国藩解释道,一个人之所以顾及自己的体面,是希望别人敬重自己,倘若别人不敬重自己,此人则会有破罐破摔的可能。曾国藩的这种态度是正确的,不幸的是,袁女婿太不争气,曾国藩如此用心良苦,也无济于事。虽然如此,但曾国藩所说的处理此类问题的方式还是值得借鉴的。
以教育孩子为例。一个小孩犯错,父母或老师可能会当众批评批评他。孩子可能会引以为耻,下不为例,这也是父母或老师所期待的。批评一两次可能还有效果,但批评次数多了,孩子觉得自己的体面都丢尽了,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坏孩子,并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成为失败教育的牺牲品。而坏孩子的浪子回头,往往是依赖那些对他释放善意的人给予的鼓励或启发。
其实成年人更加讲究顾及自己的体面。当一个成年人因为某种原因经常被身边的人赞美,他就会在那些方面继续做好,维持大家心中的好形象。和成年人交往时,碰到矛盾尽量不要撕破脸,而是要照顾对方的体面,以使事态往好的一面发展。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十分盛行“酒文化”。在酒桌上,别人敬你酒,你喝了,就是给别人面子了,尤其当你是领导时,更是照顾了别人的体面。而被给了面子的人,往往在下一轮敬酒或者其他方面有所表示。酒桌上是如此,世事也是如此。对很多人来说,没什么都不能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