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千万放心,千万保养。此时之兄弟,实患难风波之兄弟,惟有互劝互勖互恭维而已。”
点评:这句话出自同治三年四月初三的曾国藩家书。在他的家书中,读者往往看到的是他谨言慎行、批判自我、克制自我的美德,而在这封家书中,曾国藩破例提到了兄弟间要相互勉励,相互恭维。莫非曾国藩也爱吹牛?事实并非如此。原来此时曾国荃围困南京已有两年多了,南京周边的城市如杭州、常州都已收复。此时的南京就是一座孤城,攻破指日可待。可以说,曾氏兄弟已处在胜利的前夜,万万不能掉以轻心,功败垂成。而人在这种关键时刻往往容易焦虑,因焦虑产生冲动的行为。在上封家书中,曾国荃就耍了点小脾气,言语间冲撞了哥哥,所以曾国藩在这篇家书中宽慰弟弟说,不会计较弟弟憨厚而刚直的话,平时都忍得了别人的千言万语,难道还会对弟弟的只言片语耿耿于怀吗?此时的曾国藩如一位送孩子进入高考考场的老父亲一般,使出心理按摩法,千叮咛万嘱咐老弟要保重身体,勿因小事而耿耿于怀,哥哥总是支持你的。曾国藩觉得此时他们俩是患难兄弟,互勉互恭维,颇有一种推心置腹、坦诚相待的感觉。
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的权变理论中指出,在中等环境条件下,关系导向型的领导者更容易取得成功。现在通常既不是环境十分恶劣的战争年代,也并非条件特别优异的大同社会,多数领导者面对的正是中等环境。这种领导者不一定非得是业务高手,但应该是心理大师,拥有能洞察人心的火眼金睛,及时疏导安抚下属的情绪。在企业、事业单位中,经常与骨干员工促膝谈心、推心置腹是领导者的常用手段,可以起到一种减少内耗,消灭内讧于无形的效果。倘若洪秀全定都南京后,不是天天待在天王府安逸享乐,而是经常与诸王促膝谈心,把酒言欢,也许太平天国维持的时间能更久一些。在某些体制内单位有一些下属,喜欢动不动就举报领导,可能也是因为和领导谈心的机会不多,沟通不畅导致心结抑郁,纯粹找个地方发泄而已。若是领导者都能学习曾国藩同志,与下属坦诚相待,多沟通交流,那么很多内讧就可以避免,甚至能形成一个战壕打天下,齐心协力创事业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