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点评:出自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的曾国藩家书。就在攻克南京前夕,曾国荃身体抱恙,大夏天了要盖棉被,心情十分焦虑,还担心被李鸿章抢去功劳。曾国藩鼓励弟弟说,咱爷爷说懦弱无刚是大耻辱,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的气节。想想此时曾国荃的境地,数万人耗在一座城市的郊区,睡在四面透风的简易房里,不是棚户区却比棚户区还要艰苦。如此这般坚持两三年下来,人的锐气是很容易被磨平的。不仅如此,这些主要来自湖南的“民工”们,普遍已经被拖欠工资好几个月了,能不当逃兵,安心工作就不错了,还保持锐气,着实不容易。曾国藩夸奖弟弟,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不仅自己保持了倔强之气,还能让整个团队保持倔强之气,非常了不起!
曾国藩所谓“倔强”,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固执,而是自强的意思。其对象不是他人,而是艰难困苦,也就是不怕艰苦,自强不息。一个团队中,团队领导往往呈现两种极端。一种是领导自己偷懒,什么也不做,凡事让下属做,对下属指手画脚,不能与下属同甘共苦,宽以待己,严以律人;还有一种是领导事必躬亲,身先士卒,孤军奋战,而团队在磨洋工,混日子。这两种都不可取。
团队领导最好的状态,不仅得自己保持攻难克险的斗志,而且得让整个团队保持倔强不屈的战斗精神,让自己和团队都培养出倔强之气,为共同的组织目标而努力。如果只有团队领导一个人有高昂的斗志,而团队其他成员懒懒散散地,就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孤军奋战,这种倔强就真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倔强。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钢七连的六字精神“不抛弃,不放弃”,面对苦难时不抛弃任何一个战友,不放弃必胜的信念与追求,是一种所谓团队的倔强之气。
对组织来说,一人强不是真正的强,大家强才是真正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