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点评:出自《孟子·离娄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文王对待老百姓就像对待受伤的人,看见了天道就像没有看见一样。周文王是一个勤政仁德的君王,老百姓已经安居乐业了,他却对待老百姓如同对待受伤的人一般,想去照顾、安抚他们。他已经看见了道,是得道圣人,却如同没看见一般对真理充满了渴望,这是一种谦卑的姿态,不断进取的姿态。
这个典故被王阳明引用来回答弟子陆澄。陆澄对“颜回死后,孔子的学说就衰亡了”这个看法充满疑惑。王阳明回答他,颜回对孔子学说的领会最为全面,从颜回的感叹中就可以看出。那么颜回是如何感叹的呢?《论语·子罕》里记载,颜回感叹道,老师的学问道德,越是仰望,越觉得高,越是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像是在前面,忽然又出现在后面。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用文章来丰富我们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们的行为,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用尽了我的才学,但是仿佛有一座高高的东西耸立在眼前,我虽然想追赶,却无迹可循。“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莫由也已。”这是颜回的感叹呢,还是高明的拍马屁,大概只有颜回自己知道了。
王阳明还说,颜回说的“虽欲从之,莫由也已”和文王“望道未见”有异曲同工之妙,看见了道却像没有看见,才是真正的看见。“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道就在眼前,已经看见了道,却正是因为对道的领悟越深,反而觉得自己无知,于是如同没看见道一般,对真理充满了更深的渴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理想之路是遥远而漫长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恒心,不能尝到一点甜头就停止追逐的脚步。有些学者在某个领域稍微有所成就,就号称自己是某某领域的“第一人”,甚至公然将此称号写在书的封面上。而真正的大家则是望道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