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浦来德私募基金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页 > 庞剑锋读曾国藩 >

庞剑锋读曾国藩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庞剑锋:种德者必养其心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胜,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泄漏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

点评:出自《传习录·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培养德性就像种树,开始的时候就应该删繁就简,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心之根本。养心才是根本,比如写诗这种业余爱好,不是重点。

现代人注重养颜,吃点什么,涂抹点什么,让自己更加年轻漂亮。而王阳明先生注重养心,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养心专业户”。从根本上讲,王阳明的理论是颠倒了格物和致知的顺序,将致知放在格物之前,违背了《大学》的原义,但是其对“养心”的强调则有积极意义。这种养心理论,对中小学生基本没什么价值,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储备,重点是从外界学习知识,但是对成年人却意义重大。

随着知识和经验储备的增加,成年人的心理也不再依赖父母、老师的意见,具备了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但是成年人习惯了少年时期的向外界求索知识,往往容易忽视养心。这个时候,关照内心的道德品质是否完善很重要,甚至比外界的财富、权力、名誉的成败更加重要。孟子说自己善于养浩然之气,而王阳明善于养心,其实两者有所接近。清代的宫殿就有一个宫殿叫“养心殿”。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特别爱写诗文,也写得非常好。后来在北京拜见大儒学家唐鉴,唐鉴告诉他义理之学才是核心,诗文只是细枝末节的事不需要太专注,曾国藩恍然大悟。尽管唐鉴所说的义理之学和王阳明所说的心学不一样,但是两者说的都是修身养性的学问。比如理学讲究“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与阳明心学的“养其心”是一个目的。

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容易忘记初心。比如两个朋友在某时兴致很高,相约一起打牌、下棋,却在玩的过程中发生了口角,搞得不开心了。这就是忘记了初心,太注重外在的东西了,忽视了自己心里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王阳明的一个学生薛侃在花间锄草,太累了,在那唉声叹气,就被王阳明教育了一番。花和草本来没有好坏善恶之分,只是人心要欣赏花,于是花就成了好的、善的、美的,而草就成了坏的、丑的。偶尔有些草没锄尽,又何妨呢?把心搞累了,就违背欣赏花的初心了。最后,王阳明还意味深长地说,大哲学家周敦颐让窗外的草尽情生长,为什么不除掉呢?因为周敦颐觉得一草一木都是天地宇宙的组成部分,和人是一样的,所以他没觉得草是坏的,恶的。

人们追求财富,大多数的目的是为了家庭幸福、身心愉悦,这是天经地义的。而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只注重财富的本身,只关心获得财富的技巧,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最后到头来搞得身心俱疲。这就是忘记了初心。

不忘初心,这仅仅是阳明心学的应用之一。总而言之,心学的确打开了成年人的一个新世界。



合格投资者认定

浙江浦来德私募基金有限公司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


接 受 放 弃
联系我们加入我们法律声明
浙江浦来德私募基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9662号  |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10-6621 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