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与作梅久谈,言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淡者,时时伺余之短,以相箴规,不使矜心生于不自觉。”
点评:出自咸丰十年七月二十六日的曾国藩日记。刚刚升为两江总督不久,各种人才便从四面八方陆续地来到曾国藩身边。曾国藩的好朋友陈作梅向他建议,身边要有一个胸襟开阔、淡泊名利的人,时不时地指出曾国藩的过失,以免曾国藩不自觉地骄傲起来。
但凡位高权重的人,身边往往围绕着一群阿谀奉承之徒,很难听到真话。事业发展初期,由于创业者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他们身边大多是鼓励的人或者怀疑的人,几乎没有奉承的人。事业渐渐做大了,创业者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则有那么一些阿谀奉承之徒,不管有没有真才实学,都纷纷赶来大树底下准备乘凉。而胸襟恬淡者,不过分热衷功名利禄,看待问题通常比较客观,也敢于提出批评意见,能让决策者听到真话。另一方面,事业做大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细节也更多了,最高决策者很难照顾到所有的细节,难免会有些错漏。即使是圣贤、完人,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必须依赖他人的力量来纠正自己。这就是唐太宗为什么需要一个魏征的原因。
小老板可以一言堂,大老板却需要各种人才济济一堂。华为有个神秘的部门是专门挑刺的,只要华为准备出新款机型,这个部门就从手机设计、生产、包装、使用感等各方面一一挑毛病,然后汇总给总部,以求改进。这样看来,做大事者,身边有个挑刺的人也不错嘛。